English

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建置中..
海商資訊
專業論壇
建置中..

商總發布首部服務業產業建言書

 

商總發布首部服務業產業建言書

 

 

包括金融等服務業面臨之關鍵問題   盼營造產業發展優質環境 

 

 

20111116

 

 

20111116-2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全國商業總會1116日特別召開記者會,發布首部「服務業產業建言書」,針對金融業、批發及零售業、不動產業、交通運輸業、觀光餐飲業、醫療保健產業、文化創意產業、能源環保部門發展等服務業所面臨的關鍵問題,提出六大議題,包括:一、人力資源及勞資關係;二、兩岸經貿政策;三、服務創新;四、租稅;五、能源與環保;六、整體服務業經貿政策。希望透過政府與企業共同攜手合作,為台灣營造一個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優質環境。商總建議未來台灣服務業的發展,應該堅持三大原則與方向:()以持續創新及差異化來迎接全球化趨勢,提升台灣服務的風格、創新、健康、安全、便利、可靠、環保、公益等價值訴求。()以中國大陸及海外市場的拓展,來挹注服務業持續發展與升級的活水,加強科技應用及商業模式,來提升台灣服務業者經營大規模市場的能力。()以法規鬆綁及優化經營環境來進行產業結構改造,追求台灣中長期經濟發展的新世代願景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商總張平沼理事長指出,台灣從農業改革開始到締造經濟奇蹟的工業生產事業,隨著環境逐漸改變,近十年服務業附加價值大幅提升,占 GDP 比重保守估計約67%,涵蓋範圍寬廣且愈來愈趨重要。製造業、代工業附加價值較低利潤薄弱,製造業服務化已經是世界趨勢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:台積電從事晶圓代工,銷售給廠商加工生產後,再賣給民眾使用,可滿足民眾需求,所以台積電做的是服務業。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也說過:宏碁製造電腦是為了服務消費者,所以宏碁不僅是製造業,更是服務業。張理事長認為,服務業應與高科技業結合,做更有效率的服務,尤其雲端服務興起,消費型態正在改變,一定要有效運用我們這方面的科技能力。不過,台灣服務業走向國際化的國際競爭力不足,中小企業受限於規模和資金,有不少已經採行「異業結盟」方式擴大規模,例如觀光與醫療雖屬不同產業,但可發揮異業結盟的成效。台灣有2,300萬人,而大陸有13億人廣大市場,台灣要建立品牌極為不易,所以要跨越海峽,取得大陸馳名商標。去年1118日在總統府由蕭副總統主持的財經諮詢小組討論「品牌推動策略」上,對商總將推動「協助台灣品牌企業爭取中國大陸『馳名商標』、建立兩岸品牌企業互惠合作平台、引進海外企業與台灣品牌企業共同合作進軍大陸內銷市場」之計畫,列為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會後主要意見之一,顯現政府對商總在「品牌推動策略」所作所為表示高度重視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張理事長表示,台灣要走入國際,就必須加入國際組織,要單獨與他國簽署FTA有實際的困難,政府目前正積極尋求加入TPP(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),不過走向國際的同時也要歡迎他國產品進來,國內各行業都準備好了嗎?加入國際組織勢必要開放市場,從提升國家競爭力角度思考問題,我國應該要做好心理準備。回顧台灣經濟發展的軌跡,從傳統產業到服務性產業到高科技產業,乃是趨勢。而其中服務性產業的發展正方興未艾,且關係消費者的權益。自本年度開始,先從服務業著手,透過觀察我國服務業目前發展現況,針對個別服務業與特定議題進行問題分析,匯集業界領袖們的建議,作成「服務業產業建言書」供政府參採。這份「建言書」是一個開始,商總計劃在未來的每一年,因應重要經貿變遷新局,持續為服務業發展課題提供重要建議,期使台灣服務業者得以不斷創新永續發展,增加更多的投資機會與就業人口,提高人均所得,成為經濟成長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石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台灣經濟研究院六所楊家彥所長說明,台灣服務業附加價值占GDP比重自1980 年以後呈現平穩上升,增幅亦高於其他部門;但近十年來卻不見顯著增幅。服務業對國家經濟發展,除了提升國人生活品質、支援產業發展之外,更有穩定就業和維持文化自主性的策略價值,絕非僅止於經濟成長的貢獻,所以發展服務產業的重要性,只可能認識得不足,不可能強調得太多。台灣服務部門的產業附加價值規模,已佔我國國內生產毛額近七成,如何持續提升服務部門的產業競爭力,使之成為我國經濟成長的重要動力來源,可說是今後政府產業發展政策重點中的重點。TPP現在只是初期倡議階段,主要國家都有不同意見,基本上更多的經濟體參與,其實就不會出現單一的國家影響力特別大,所以大家必須要透過協商才能達成共識,或解決共同的問題,如此的架構事實上值得我國去追求。台灣服務業必須不斷創新和差異化,台灣很多服務業已經準備好了,可以出去磨練尋求成長茁壯。政府過去雖累積推動製造業成功的經驗,但對服務發展認知不夠,沒有專責推動產業發展的單位,政府改造應持續進行,法規年久失修是必須面對的問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記者會貴賓商業研究院陳厚銘所長指出,台灣服務業國際化能力不足,高值化方面有很大努力空間,而且應有試營運平台,政府及法人應尋求突破。目前全球消費型態改變,自創品牌是必須要走的路,對消費者習慣亦需瞭解,欲使台灣服務業起飛必須要有大量投入。品牌與通路相當重要,對整個價值鏈管理,要有系統性概念。另外,對服務業創新模式及系統化整合加值,必須有創新平台,法規鬆綁和人才培訓都很重要,朝此方向推動可使服務業發光發熱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環球經濟社林建山社長表示,綜合120項建言大致可歸納為六個部分:一、服務業益趨重要,政府應擺脫重工輕商思維,政策至少要均衡。二、制度規劃設計應強調在地服務,使台灣服務業能走向國際化。三、政府預算投注商業服務業比重仍佔絕對少數,應加重對商業服務業的鼓勵輔導和促進。四、商業創新模式受限制,應加強商業科技發展。五、地方政府執行法令出現偏差,應減少勞基法、消保法過度侷限之情形。六、盼政府促進服務業發展,鬆綁法規並鼓勵營運規模化,提升平台化及標示化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WTO中心靖心慈研究員說明,亞太地區服務貿易政策改變,部分國家以人治推動服務業,我國為法治國家,不會有大量預算投入,遠不如部分國家以國家之力推動的效果,因此我國預算應轉移至服務業。服務業多屬中小企業型態,必須投入更大心力才能求得更大發展。走向現代化是中小企業未來的方向,但資訊蒐集不易,故跨領域資訊整合是未來要走的路。至於推動觀光服務業,各國各有巧妙法門,我國除預算應該轉移之外,尚應引進專業人士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經濟部商業司楊淑玲專門委員依據統計資料指出,民國99年服務業產值達9.12兆元,占GDP比重約67%,就業人數多達610萬人,占總就業人口比率為59%,是國家經濟活動的主體,亦是穩定就業的主要力量。商業司一直推動重點服務業,致力在地化、科技化與特色化,期盼國內法規鬆綁與國際接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記者會最後意見交流階段,媒體對服務業牽涉之勞動法令、試營運平台的做法,以及生產事業與服務業能否相輔相成等問題甚表興趣,與會學者專家紛紛表達意見並詳加解說,會場互動顯現非常熱絡景象。

 

20111116-3 

 

20111116-4

 

20111116-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