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
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建置中..
海商資訊
專業論壇
建置中..

台商應勇敢邁向國際 順應環境擴大經營

 

台商應勇敢邁向國際 順應環境擴大經營

 

 

張理事長接受電台專訪  呼籲改變思維善用時機  政府亦應輔導業者儘速轉型

 

 

 

全國商業總會張平沼理事長1017日接受環宇廣播電台專訪,闡述有關商業開展對兩岸經濟發展的影響,以及ECFA、「十二五規劃」對台灣和台商的商業契機。

 

張理事長表示,台灣商業近30年來表現較為突出,以往偏重於工業方面,但隨著全球發展趨勢,商業服務業占GDP比重已接近68%左右,國際間只要商業服務業占GDP比重超過65%即可稱為已開發國家,故台灣應可列為已開發國家之林,與歐美先進國家的70%相去無多。台灣經濟屬於「淺碟型」經濟體,所謂「淺碟」意指加點水便滿、不倒水很快會乾掉,產品約七、八成用於外銷,因此迫切需要走出去,必須走向國際市場才能持續發展。不過,外銷型產業易受國際景氣影響,台商因台灣生產成本上升而出走到大陸發展,複製台灣優點與模式開創經營,但大陸近幾年環境改變甚快,工資上漲、勞動條件修改、租稅優惠取消,台商在大陸面臨的和以往在台灣的遭遇相同,迫切需要轉型作為因應。

 

商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,台灣加工出口區50幾年前就已存在,賺到了工資、技術及管理經驗,以此為基礎進行加工、生產零組件外銷。大陸改革開放後亦處於摸索階段,台商的努力大幅改變了大陸生產模式,台商扮演的角色既提供龐大就業機會,至少有一千萬個工作機會,又替大陸賺取大筆外匯,現在高達32千多億美元的外匯高居世界第一,其中大約四分之一來自於台商的貢獻。

 

ECFA之前必須先瞭解台灣經濟型態,以自行車為例,台灣是「自行車王國」,前十大生產廠商的任一家產量便足夠台灣市場所需,總產能的99%都外銷,要想做好外銷即需國際化,大家都知道多簽署FTA對國家經濟有益,但卡在政治問題就處處行不通。新加坡是最早欲與我國簽訂FTA的國家,曾經協商得差不多卻因中共干預而作罷。我方與中美洲諸國簽署FTA,但對方都是小國,占台灣出口總額比重不到千分之二,對台灣經濟無太大影響。台灣推展國際貿易最大的阻礙是中國大陸,去年終於簽署ECFA,等於搬開擋在台灣門前的大石頭,搬開大石頭才能真正走出去。

 

自由貿易協定要求“對等”,以追求開放及免關稅為目標,是在WTO架構下的雙邊協定,不能一廂情願要求有利無害,須詳細研究內容之優劣做出權衡得失。ECFA固然對台灣有不利之處,基於“對等”原則,要求“得到”必也有“失去”,例如大陸毛巾輸入必將重擊我方相關業者,4年前雲林業者遭遇慘兮兮境況之時,張理事長挺身建議政府統計調查,儘速輔導業者實施升級措施,給予貸款增添設備以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,或協助弱勢及無競爭力業者轉型、轉業。與任何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,都需先評估利弊,對於保護弱勢產業要有因應對策。台灣累積多年豐富經驗,經濟實力已經強化,張理事長期盼國人勇敢走出去、邁向國際化,順應環境演變以擴大經營規模。

 

大陸從“世界工廠”轉變為“世界市場”,低廉工資時代已經過去,擁有13億人龐大內需市場,國民所得提升且消費購買力大增,未來5年工資將成長超過13%,比GDP還高出一倍,國民富有便擁有消費力,大陸已是全球最大的精品市場,吸引世界知名精品店紛紛前往設點。世界正快速改變,張理事長呼籲台商改變思維,善用時機就近內銷,政府也應輔導業者儘快轉型。

 

談起「十二五規劃」大致內容,張理事長指大陸每5年即推出一個重要經濟規劃,「十二五」將穩增長、調結構、擴內需列於最重要的首位,簡單來說便是重視內需市場、調整產業結構、使經濟持續穩定成長。大陸經濟實力無人敢輕視,台灣應關注其政策重點何在,善加利用兩岸關係,將生產產品焦點瞄準大陸內需市場。

 

大陸的「山寨版」太多,台灣著名商標在大陸多遭到仿冒及搶註情況,張理事長7年前即開始推動兩岸智慧財產權交流,邀請政府官員以顧問名義隨同前往,大陸方面亦派官員參與交流,經過多年協商獲致相當豐碩的成果。但由於我方遭仿冒或搶註件數十幾、20倍於大陸,相關工作仍須持續進行,期使台灣商標和智財權能獲得完善保護。兩岸對知識產權都相當重視,例如近年智慧型手機極為暢銷,熱銷之餘為確保本身權益,遂衍生不少智財權和專利官司,國內外情況皆然,商總為協助業者捍衛權益,義不容辭推動「兩岸著作權(版權)論壇」和「兩岸商標論壇」相關工作,以加深雙方瞭解與共識。

 

目前台灣服務業占GDP比重約67~68%,上海約50%,大陸內陸城市僅有30%左右,平均下來與我方有20幾個百分點差距,台灣商業服務業技術領先大陸約35年,如果台商沒抓住「十二五」機會,就可能像先前製造業一般平白喪失大好機會。張理事長特別提及----同行不一定是冤家,找類似行業合作拓展大陸市場,可能會得到更快更大的效益。舉例來說,大陸「燕京啤酒」與「愛之味」合作,相互利用通路行銷達到合則兩利效果, 85℃同樣亦迅速展店獲得極佳績效。

 

大陸服務業正在起飛,市場寬廣有很大成長空間,ECFA主要帶動了台灣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的商機,並非僅有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,商品原本很多已經零關稅,雖然範圍擴大後會更好,但台灣服務業開放進入大陸服務業市場的潛力更驚人。台灣應藉由ECFA協助台商擴展在大陸的版圖,逐步建立起「區域性品牌」,如有機會再建立起「全球性品牌」。

 

台灣政府大約30年前曾提議推動「亞太營運中心」,結果失敗了,癥結點在於兩岸不通,欲國際化必先將兩岸關係做“活”,現在大三通已然實施,台灣有很大發展空間,922日剛與我國第二大貿易夥伴--日本簽署完成的《台日投資協議》,便是兩岸簽訂ECFA之後,所獲致最重要的對外經貿成果,也朝向與日本續簽FTA跨出一大步。《台日投資協議》的簽署,就是日本著眼於ECFA簽署後,來台設廠出口大陸即可享受同等優惠。現在政府又重提「亞太營運中心」,在加強兩岸關係後不再是空話,政府與工商界應掌握短短幾年便可能稍縱即逝的良機。

 

台灣自八月起成為無外債國家,張理事長20幾年前即說:「台灣的安全不取決於戰機和飛彈的多寡,而在於國際化程度有多高,國際化程度愈高即愈安全且愈有保障」。他認為兩岸最難突破的是政治問題,但政治問題隨著時代改變必然會獲得解決,台灣無須畏懼或退縮,也不能不面對問題,不需枉自菲薄,亦不能妄自尊大,可從經濟、文化等角度切入,採和平漸進方式朝「化異為同」前進。應重視ECFA帶來的機遇,加強資源整合,結合台灣人才、研發、管理等優勢,發揮兩岸互補功能,努力打造中華民族的自有品牌,逐步擴大影響力,兩岸共享合作帶來的益處,只要合作則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。